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,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、闷热的日子。三伏天的到来掌上策略,您是否在空调房畅快的吃着冷饮雪糕来消暑降温呢?
殊不知,爱吹空调、喜冷饮等过度贪凉的行为已在您的身体埋下了“寒邪”隐患!在三伏天时,人体血管处于扩张状态,腠理开泄,一旦着凉,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。
当天气转凉或在冬天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过敏性鼻炎、哮 喘、慢性腹泻、手脚冰凉及颈腰椎关节疼痛等各种病症。
那么,有什么方法既可以缓解夏季湿热导致的食欲不振、疲劳乏力、肌肉酸懒等病症,同时还可以预防和减少在冬季发作的病症呢?
那就是——三伏灸!
壹.
三伏灸作用原理
根据“春夏养阳”“冬病夏治”的原则,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,人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,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艾灸或药物贴敷来达到温阳利气、驱散内伏寒邪的作用,使肺气升降正常、温补脾肾、增强机体抗病能力,预防疾病的发生。
展开剩余78%贰.
2025年三伏灸时间
叁.
三伏艾灸常见穴位
⚠️穴位指引
1、呼吸系统:天突,膻中,肺俞,定喘,膏盲,心俞,膈俞
2、消化系统:上脘,下脘,胃俞,肾俞,大肠俞,肝俞,脾俞
3、妇科类:天枢,外陵,关元,归来,中极,足三里,三阴交
4、免疫力低下:大椎,命门,肾俞,气海俞,关元俞,足三里,三阴交
肆.掌上策略
三伏艾灸的功效
温阳散寒:驱逐深藏体内的寒气、湿气,改善手脚冰凉、怕冷。
疏通经络:促进气血运行,缓解因寒湿、气滞血瘀引起的疼痛(如关节痛、颈肩腰腿痛)。
健脾和胃:增强脾胃运化功能,改善食欲不振、腹胀、腹泻等。
补益肺肾:提升抵抗力,缓解过敏性鼻炎、哮喘、慢性咳嗽等呼吸系统问题(冬病夏治重点)。
扶助正气:增强人体免疫力,改善疲劳、易感冒等亚健康状态。
调和气血:改善女性宫寒、痛经、月经不调等问题。
伍.
哪些人特别适合做三伏艾灸?
✅ 呼吸系统弱:总咳嗽、哮喘、鼻炎(一换季就难受的必看)
✅ 关节怕冷:老寒腿、肩颈腰背疼(空调房待久了更明显)
✅ 脾胃虚寒:一吃凉的拉肚子、胃胀不消化
✅ 女生宫寒:痛经、小腹凉、手脚冰冷(暖宫好时机)
✅ 亚健康人群:易疲劳、免疫力差、动不动感冒
陆.
哪些人不适合做?(禁忌症)
1.实热证/阴虚火旺者:如高热、严重上火(口舌生疮、咽喉肿痛)、面红目赤、烦躁易怒、盗汗严重、五心烦热者。艾灸如同“火上浇油”。
2.特殊时期女性:孕妇腹部腰骶部禁灸!经期量多者不宜灸(量少伴血块寒痛可酌情)。
3.皮肤问题:施灸部位有皮损、溃疡、感染者。
4.特殊人群:心脏病、装有心脏起搏器者、精神疾病发作期、过度饥饿、过饱、醉酒状态。
柒.
三伏灸的注意事项
三伏艾灸要做几次?
三伏灸的核心在于顺应天时,利用好初伏、中伏、末伏这三个关键时间点。
基础疗程:通常建议在初伏、中伏、末伏各灸一次。这是最核心的3次。
加强效果:如果条件允许,可以在每个伏期内(10天)增加1-2次,比如在“伏中”或“伏后”几天进行加强。整个三伏期间做5-9次是比较常见的。
巩固调理: 在三伏结束后(出伏后),再适当做1-2次进行巩固,效果更佳。
注意:
搭配姜茶:艾灸后喝杯红糖姜茶,驱寒效果翻倍!
三伏贴+艾灸:双重阳气加持,适合老寒腿、鼻炎党
晚上9点前灸完,避免影响睡眠
趁着三伏天,赶紧给身体“充阳气”吧!
2025健康flag,从艾灸开始!
抓住三伏黄金期,
给身体加把“火”,驱散寒湿,
储备健康能量!赶紧预约,
开启您的三伏艾灸养生之旅吧!掌上策略
发布于:广东省天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